【流浪地球】薛定谔的刘培强 • 应叹旧情深(下)


Summary:这个连科学都变成时事政治的时代,真讨厌!

故事特点:接续电影,致敬原著;佛系烧脑,礼貌恶搞。

阅读提示:多CP暧昧:启强/莫强/口条/原创人物。主角仍为刘氏父子。

名词解释:暧昧,指不腐的人可视为友情/亲情,腐的人可视为基情的状态。请勿纠结攻受。

由此可证:不会有车;不拒绝其他类型的亲密接触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前情:

一别经年恨难陈(上)(下)

恩怨错纷纷(上)(下)

慧心明义助亲人(上)(下)

应叹旧情深(上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些天,刘启总在一种复杂的心绪中煎熬着。

自从亲见那个民科组织并听到阿杰莉娜母亲的故事,他比以往更加敏感。如果说飞船派和地表人都只是腠理之疾,那么有关太阳的消息无疑具有掀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力量。

刘启当然不相信一个理论模型能说明什么问题,但那天,从仿真AI透出了阿杰莉娜的虔诚态度,让他很是不安。最近这两天消息的传播和人们激烈的反应,更逼得每个普通人都必须追问科学细节了。

难道太阳真的不会氦闪?这可太令人不安了。

可是,现在竟然连李长条都这么说,想必是有些依据的。

“给我普及一下吧。”他帮李一一接过杯子。

李一一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,拉出几个程序,疲惫不堪地摇着头:“作为外行,我开着夜车自学核物理和这些软件,也只能明白两三成。还是转述一下教授的讲座吧。”

“什么教授?”刘启不解。

“MIT的一个犹太学者,来北京开学术会议,我们信息技术部有人非要请他给同事们讲讲。”

“讲什么?”

“恒星失控氦融合理论。”李一一打开一张图片,“这就是阿杰莉娜的母亲,她叫伊达·古腾堡,德国人。”

刘启没见过伊达的资料,但一看这张照片,他立即想起了那个仿真AI——果然,惟妙惟肖。

阿杰莉娜这个女人……到目前为止,除了隐约知道她的科学—政治立场之外,刘启对她还知之甚少。但是现在他可以确定,在某一方面,她可能真没骗他——和他一样,她思念自己的亲人。

有关太阳核心聚变加速的判断最早来源于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。李一一告诉刘启,付建明和NASA专家特伦斯预言氦闪将在400年内发生时,还谈不上什么理论。即使是2027年联合国氦闪应对小组成立时,有关氦闪发生的机理仍然存在多种猜测。因此,关于太阳到底会不会氦闪,严格意义上讲,科学界是没底的。

“可是,2026年各地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……科学界不是已经达成一致了吗?”熟知流浪地球史的刘启问道。

李一一把手摆了摆,“2026年正是日冕抛射风暴袭击地球、造成灾难的那一年啊。铁的事实在眼前,一切都不重要了。”


第25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的残酷影响,50%以上的民用电子仪器被毁,54.37兆美元的经济损失,太空生物圈一号转瞬灭亡,迄今仍令人不寒而栗。

“还是接着说理论吧。”李一一不太愿意回溯人类的灾难,继续道:“20世纪的付建明对氦闪的预言,更多是统计学意义上的。他后来的追随者研究各有侧重,把不同时期观测细节纳入氦闪研究框架,直到2026年,太阳中心核聚变加速才有了一些事实依据。但对于理论模型,他们的进展不大。2015年付建明研究小组的解散,除了资金困难外,更主要是因为没能形成有说服力和预见力的任何理论。”

他叹了口气,继续说道:

“科学研究这玩意儿,是要讲信念的。没有钱可以勉强搞下去,甚至没人支持也能搞下去,但若没有信念,没有一个能牵引灵魂的假设,凭什么去让那么多人废寝忘食、小心求证。”

刘启继续回忆着历史:“但……2028年,人们初步预言了氦闪发生时间?”

“对,”李一一来了点精神,“这就是理论的作用。刚才说了,不是完全没理论,而是没能形成有说服力和预见力的理论。说白了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所有的理论都处在假说的状态,都有点毛病,都显得不是那么无懈可击。而这些假说之所以能让人们从觉得荒谬到选择相信,主要是因为2026年大型太阳风暴的发生。”

他激活一个可视化界面,“这是核天体物理的经典模型。熟悉吧?”

刘启太熟悉不过了。太阳的能量源于核聚变,在球心到0.25太阳半径的核反应区域内,由于引力的作用,氢聚变为氦,出现质量亏损,由此产生中微子与太阳辐射。如果中心区的氢消耗殆尽,向外辐射压力减弱,抵抗不住引力,便会急剧收缩而释放大量能量,使核心温度升高,引发氦核聚变。氦核聚变殆尽后,中心区又会继续收缩,产生更重的元素。

所以,是否发生灾难,取决于太阳氢核聚变的稳定性。一旦氢聚变结束,太阳就离死不远了,而地球如果不流浪,就会成为炼狱。

“过去人们不相信会氦闪,是因为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,可供聚变的氢多得是,轮不到氦聚变。但2026年那次太阳风暴灾难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——不论‘氦闪说’怎么荒谬,既然残酷的现实和数据趋势外推都预示着太阳之死的提前到来,就必须接受这一前提:在主序星阶段,热核聚变失控了。”

刘启点点头,“咱们从小受的就是这个教育。”

“放到核天体物理的体系中,可以向两个方向解释:第一,某种原因使氢的聚变速度骤增,在不久的将来,氢将被提前烧完;第二,已经聚变为氦的原子因为某种原因忽然开始聚变,核心总辐射压力变化,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太阳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2026年太阳风暴灾难发生时,两个方向的支持者争论不休,驳斥对方的漏洞。第一个方向的支持者认为,假如像第二种解释说的那样,氦聚变已经开始,那就有两个可能结果:一是很快就会氦闪,这没有发生;二是太阳暂时稳定,但辐射压力有特定变化——这应该能观测到,但实际上没有,所以他们不支持第二种解释……而第二种解释的支持者则认为,如果不是因为太阳已经变化了,为什么太阳风暴能给地球带来那么大的灾难?对此,第一个方向的支持者试图解释氢聚变加速对太阳的影响,但具体理论仍在探讨。”

“哦。那氦闪应对小组宣布2100年左右氦闪是基于……”

“第一类解释。争论促进了理论研究,科学假说在两个方向上都有进展,但在第一个方向上的进展较为统一,看起来比较成熟。第二个方向的解释方式太多样了,形不成合力……毋庸置疑,人类集体面对灾难的时间有限,选择第一个解释方向会更好。”

天灾迫在眉睫,科学理论竟比工程决策被动……刘启意识到这里的悲哀,无言蹙眉。

“就理论研究而言,”李一一继续解释,“两类观点的持有者仍在并行不悖地进行研究,只是,2028年宣布氦闪时间表以后,基于第二类解释的研究多少有了些障碍。”

“伊达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第二类解释?”

“对。”

谈到伊达·古腾堡的研究,李一一颇为感慨:

“因为没发表,她的研究成果不易查到,这两天网上流传那些我不敢信。当然,就算能查到,我也看不懂。所以,她2028年博士论文答辩未获通过,不知道是多大程度受了氦闪应对小组结论的影响……不过,据那个犹太教授所说,伊达的思维很浪漫。尤其是转入业余科研以后,只要理论自洽,呵,她能拿出写科幻小说的异想天开来搞科学。”

刘启闻言挑了挑眉,示意他继续。

“……她发现,要在‘失控氦融合’框架下说明辐射压的变化为什么没被观测到,必须假设太阳核聚变的辐射压变化被一些其他因素平衡了……这些假设后来被她发展到了更加夸张的程度——比如,太阳球心温度更低;0.25太阳半径附近的核聚变更剧烈;聚变如果失控,应该首先从日核外围发生,而不是球心……呵,总之吧,听起来很古怪。”

“记得‘阿杰莉娜’说,她母亲为此研究了三十年。”

李一一哂笑一声:

“她跟你说的那三十年,恐怕是在当初失败的打击下走向偏执的三十年——她用一个女人的任性和执着证明:要么,氦聚变的失控就得像她描绘的那样;要么,就根本不会失控!”

刘启看着他打开的软件界面,“……你按她的理论计算了?”

“我是外行,又没掌握原始资料,只用很白痴的方法,从外围粗略比对了一下……不过,”他使劲甩了甩头,似乎要把某些想法甩出自己的大脑:“这已经让我崩溃。对了,”他忽然想起了什么:

“北京时间早上五点半,北美一家电视台有特别直播,肯定科普得比我清楚。”

现在地球虽已流浪,自转公转都是历史了,人们仍然按照黄金时代的习惯计时。

刘启闻言一看,也就一个小时的事了。他忽然问:“科普啥?会氦闪,还是不会?”

一说到这个问题,李一一的疲态就禁不住表露出来。他索性把眼镜一摘,往后一靠,仰天长叹:“这个连科学都变成时事政治的时代,真讨厌!”

刘启默默起身,给李一一和自己都又倒了一杯热薯露。

其实,他很想把饮料换成姥爷珍藏多年的北京二锅头,哥俩儿好好醉上一场算了。可是,又怕错过那个什么节目。

李一一虽然累得不行,靠着沙发却仍觉心神不宁,干脆放下杯子,在软件中置入官方媒体发布宣传过的几个太阳氦闪模型,输入一些参数进行模拟,并逐一与近年观测数据比对。

他算了快半个小时,但最终,刘启看到,比对的结果并不理想。

“这不能说明什么吧?”刘启喝着热薯露问。

“当然不能。但,本月初UESA明明说好要公开最新观测结果的,前些天却无故推迟了发布时间,而几大民科组织联合发射的探测器已经发回最新资料了,你看我再模拟一下啊……”

两人正专注于数学模拟,电子门铃响了。

“Tim?”刘启略感意外,开门把他和周倩迎进来:“来这么早?”

两个人都顶着黑眼圈。刘启见了,一面请他们坐下,一面帮他们数落李一一失联。其实也只为调节气氛。但某混血显然已不在乎这些了,一进来就搂住李一一的肩:“……一爷!哎呦您可算出现了,快跟咱透露点儿内部消息!”

人多声响大,Tim的嗓门尤其扰民,没一会儿就把韩朵朵吵醒了。刘启便给大家准备早饭。

朵朵洗漱完毕,抱着她的玩具龙,在周倩旁打着哈欠坐了下来。这时,李一一已帮着开启远程访问,有意选了个非法路径接入直播信号,Tim则给大家预开了电子同声传译。

“连你都怕听不懂吗?”朵朵吃着压缩薯饼问。

“专业词汇,还是汉语靠谱。”Tim答道,“事关太阳,咱得明白儿的。”

周倩接过刘启递来的食物,道了声谢,看到朵朵腿上落了些薯饼渣,便微微靠近,出手帮她拣了拣。

朵朵很喜欢周倩身上的气息,笑着比了个“么么哒”,却在“哒”的那个口型停住了。

“……啊!”她看着周倩脖颈上一块淡淡的胎记,忽然叫了起来。

“瞎咋呼啥呢!”刘启瞪了自家老妹一眼,但在看到她表情时,迅速冷静下来:“怎么了,慢慢说。”

“倩姐……你提醒我了。”她手里的薯饼被攥得变了形,“那个标志,在联合政府司法部……就在负责我的那个女官员的身上,我见过!”

“什么标志?”周倩十分不解。

刘启却瞳仁一缩,仿佛立刻明白了什么。他唤醒腕表,调出一个图案,问朵朵:“是这个吗?”

大家都凑上来看。那是一个极具辨识度的艺术字——“Lie”。最后那个“e”是一只紫色的眼睛,设计极为特别。

朵朵道:“是,又不是……在我同桌那里看到的是这个,但那个女官员身上的,只有e,只有眼睛。”

“嗳?你这么一提,我好像也在哪儿见过……”李一一皱着眉头思索着。

“看!看!”Tim忽然指着电视大叫。

在已经开始的直播画面上,有观众向台上的主角挥舞着一面横幅,横幅上的图案正是那个紫色的字母眼睛

屋内的气氛忽然凝重起来,与直播画面气氛的热烈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李一一、韩朵朵、刘启三人都已认出,在明显是主持人的男子身旁入座的那位女子,正是阿杰莉娜。

场上另外还有两名男嘉宾,都在五十岁左右年纪,一个白人,一个拉丁裔。

主持人的开场白令人吃惊:

“女士们先生们,热爱自由的朋友们,今天,我们不顾一切风险相聚在这里。这风险是我们作为地球公民不得不承受的。半个世纪以来,人类已经承受了比今天大得多得多的苦难。我们有权力追问这一切发生的缘由。需要提醒的是,远程观看的朋友或许随时会被中途切断信号源。我谨对可能出现的这类情况表示歉意,并希望这个行为的发出者——无论你在哪里,能最终理解今天这个节目的意义,并获得人民的谅解。”

接下来,他介绍了出场嘉宾。阿杰莉娜之外,白人男子名叫鲍里斯,是联合政府航天局副局长;拉丁裔男子名叫林德,是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。

节目首先以对林德的访谈开始。林德长期从事核天体物理研究,对21世纪以来的“太阳氦闪”理论如数家珍。他向观众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,对它们的假设前提、边界条件、逻辑体系及其数学推演与观测数据匹配的程度一一进行评判,以说明各家理论的优点和缺陷所在。节目组配合他的讲解,将一些资料展示出来,并允许现场提问。

随后,主持人告诉大家:

“刚才的资料分析,尚未把今年最新观测结果囊括在内,而这是我们大家目前最为关心的。民间科学组织和UESA的观测都有突破性进展,但后者的数据迟迟没有公开。对此,鲍里斯先生今天带来了最新消息,我们迫切期待他与我们分享。”

看到这里,刘启与李一一交换了一个眼神——内鬼真不少。

那个叫鲍里斯的白人男子开始发言了。

这个男人坐定不语的时候,与普通官员并无差别。但当他成为主角时,眉骨一扬,竟有着夸张的肢体语言和令人精神紧张的高亢声线:

“今天是‘流浪地球计划’公布的第17395天,是联合政府成立的第15681天,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——对于流浪着的地球而言,是的。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,是第七千个痛失亲人的煎熬的日子!……也许有人会说,不可能吧,你难道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?坦率地讲,十天前,我还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。政府高级技术官员的豁免福利不是秘密。但当我拿到UESA的观测数据,当我把它与民间科学组织已经抢先公布了的观测结果相比照,再考察目前通用的太阳氦闪理论模型时……我忽然明白了曾在街头呐喊的每一个人。他们鼓舞了我,令我无法继续坐视这个错误,令我甘愿——在这个可能不被我所服务的政府承认的场合,把真相说出去!”

下一章:风乍起(上)

儿童节番外:绮爱(注:谐音有意义,但该番外对正篇剧情有重要暗示,强烈建议剧情党阅读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文中的科幻设定在增多。欢迎科学爱好者吐槽。需要声明一下:凡是有依据的,我会尽量加注的,所以没加注的就是瞎编的!请勿当真……


评论 ( 6 )
热度 ( 58 )

© 子荷 | Powered by LOFTER